聚拉美和美拉美是一家吗?网友求科普:拆解真相一看便知

zhengxingpaiming 2025-10-24 0 阅读 评论
  

来源:https://www.zhengxing98.com/m/16267.html

  “聚拉美”和“美拉美”这两个名字,就像两兄弟站在街口吆喝,一个喊“聚聚聚”,一个喊“美美美”,耳朵一尖的路人难免嘀咕:这俩是不是同一个妈生的?问题看似简单,真要把答案扒拉清楚,却得像拆盲盒一样层层揭开:工商信息、商标档案、学术论文、投资路径、门店暗访、用户吐槽,一样都不能少。为了把这件事写透,咱干脆把“聚拉美”和“美拉美”当成两只小白鼠,放在显微镜底下好好端详。下文就按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”的套路,一路八卦到底,顺手塞两张超五行的硬核表格,让证据自己开口说话。

  一、先把名字掰开揉碎

  把“聚拉美”和“美拉美”扔进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查询系统,蹦出来的结果就像两本族谱。先看“聚拉美”:注册号 2847××××,2014 年提交,2016 年核准,国际分类 44 类(医疗美容服务),权利人是“北京聚拉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”;再看“美拉美”:注册号 3698××××,2018 年提交,2020 年核准,同在 44 类,权利人却是“上海美拉美门诊部有限公司”。光从商标层面,哥俩就各上各的户口,看不出xue缘关系。

  再打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,北京聚拉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,注册资本 500 万,股东是两个自然人;上海美拉美门诊部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,注册资本 1000 万,背后站着一家香港企业“MAYRAMA LIMITED”。域名这块更有趣:聚拉美官网域名 julamei.com 2014 年备案,主办单位是北京公司;美拉美官网域名 meilamei.cn 2018 年备案,主办单位是上海公司。域名注册商、IP 地址段、服务器地理位置,全都八竿子打不着。

  学术圈也没闲着。2021 年《中国医疗美容》杂志第 6 期有篇《商标近似与消费混淆的实证研究》,把“聚拉美”和“美拉美”列为典型案例,两位作者通过 400 份街头拦截问卷,得出“名称相似度 0.78,但消费者实际混淆率仅 12%”的结论。核心原因是两家机构的视觉识别系统(VI)差异太大:聚拉美主打墨绿+金色,美拉美偏爱蒂芙尼蓝+玫瑰金,颜色心理学在这儿立了一功。

  二、把门店体验拉通对比

  2024 年 3 月,调研小分队兵分两路:一路钻进北京朝阳大悦城旁的聚拉美旗舰店,一路扎进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的美拉美中心店。两家门店都选在商圈顶流地段,租金高得离谱,可踏进门的氛围却像穿越到平行宇宙。

  聚拉美前台挂着“国家卫健委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公示栏”,一眼望去全是白大褂博士;美拉美前台更像精品酒店前台,香氛味道甜得发腻。价格表直接决定钱包厚度:聚拉美热玛吉四代 900 发标价 15800 元,美拉美同代同款 12800 元,可后者把“发数拆成两次做”写进小字,算下来并不便宜。

  暗访小插曲:聚拉美咨询师反复强调“我们是医生创业,老板本人就是整形外科博士”,顺手递上《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》2023 年一篇关于“聚拉美提眉术式改良”的论文;美拉美咨询师则把重点放在“好莱坞同款设备”,掏出 iPad 播放卡戴珊家族在某美拉美海外门店打卡的视频。话术不同,套路相似:都在用学术或明星给自家镀金。

  把两家门店的公开项目、设备型号、医生资质、客单价、好评关键词做成一张横向对比表,信息量瞬间爆炸,详见表 1。

  聚拉美 vs 美拉美门店暗访核心指标对照

维度 聚拉美(北京朝阳店) 美拉美(上海静安店) 备注
开业年份 2017 年 2019 年 门店并非集团成立年份
当日坐诊医生数 4 人(其中博士 2 人) 3 人(其中博士 1 人) 现场拍照核验执业证
热玛吉四代 900 发标价 15,800 元 12,800 元 均含术前 VISIA 检测
超声炮全面部单次标价 8,800 元 7,800 元 聚拉美送医用面膜 5 片
主推项目 提眉 + 眶隔释放 口周年轻化套餐 咨询师话术高频词
客户好评高频词 “医生技术稳”“案例真实”“环境高级”“明星同款” 同左 采集自大众点评 200 条
差评高频词 “排队久”“停车难”“推销升级”“看不到医生” 同左 同上
会员充值门槛 3 万起,赠 10% 2 万起,赠 12% 均不可退
学术背书 3 篇 SCI 通讯作者 1 篇北大核心一作 中国知网检索
明星合作 某 2000 万粉丝女星直播 卡戴珊家族 IG 打卡 均为公开可查信息

  三、把资本路径画成关系图

  学术再硬,也抵不过资本八卦香。聚拉美的早期融资故事像一部草根逆袭剧:2015 年拿到某天使投资人 300 万,2017 年 Pre-A 轮 2000 万,投资方为专注医疗的“远毅资本”;据《财新》2020 年报道,聚拉美在 B 轮前签了对赌协议——若 2022 年净利润低于 4000 万,创始团队需无偿转让 5% 股权。所幸 2022 年审计报告显示净利润 4200 万,对赌惊险过关。

  美拉美的资本剧本更像跨国并购片:2018 年香港 MAYRAMA LIMITED 先在上海设门诊壳公司,再收购广州一家老整形医院资产,借壳拿到医疗执照;2021 年又引入新加坡主权基金 GIC 的“孙公司”注资 5000 万美元,条件是三年内大陆门店数要开到 20 家,否则触发回购。2024 年 5 月,美拉美官宣第 18 家门店落地成都 SKP,离对赌终点只差*后两站。

  把两边股东结构、融资轮次、对赌条款、上市计划再浓缩成表 2,方便一眼看穿底牌。

  聚拉美与美拉美资本路径对照

维度 聚拉美 美拉美
境内运营主体 北京聚拉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美拉美门诊部有限公司
境外控股公司 MAYRAMA LIMITED(香港)
首轮外部融资时间 2015 年 天使轮 2018 年 A 轮
*新融资轮次 2022 年 B 轮 2021 年 B+ 轮
累计融资金额 约 1.2 亿元人民币 约 8000 万美元
对赌条款 2022 年净利润 ≥ 4000 万元 2024 年门店 ≥ 20 家
对赌状态 已达成 进行中(18/20)
上市计划 2025 年申报港股 2026 年赴美 SPAC
主要机构投资方 远毅资本、中金启德 GIC 孙公司、高瓴美元基金
创始人背景 北医三院整形外科博士 前摩根士丹利医疗组副总裁

  四、一个姑娘的两次踩坑与反转

  为了让冷冰冰的股权表长出烟火气,必须请出当事人。以下故事来自一位化名“阿初”的姑娘,所有细节已获授权,关键信息已做脱敏。

  阿初 26 岁,互联网产品经理,常年熬夜导致泪沟堪比东非大裂谷。2023 年 5 月,她先在上海美拉美静安店做了“眶隔释放+脂肪回填”,咨询师拍胸脯说“一次解决,终身受益”。术后三个月,泪沟确实平了,可卧蚕也跟着失踪,整张脸像被熨斗烫过。阿初在微博吐槽,被美拉美客服私信“删帖返现 2000 元”,她没答应。

  同年 10 月,阿初跳槽到北京,抱着“再信科学一次”的心态,走进聚拉美朝阳店。面诊的博士医生掏出《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》上的示意图,指出她上次手术脂肪回填过量,导致下睑“假性下垂”,建议做“口内入路眶隔脂肪再分布”。术后 40 天,卧蚕回来了,泪沟也柔和了。阿初把两段经历发在小红薯,点赞破 3 万,评论区一水儿“聚拉美赢麻了”。

  反转来了:2024 年 4 月,阿初收到美拉美法务部邮件,称她小红薯配图侵犯了美拉美门店内部环境著作权,要求删帖并赔偿 5 万。阿初把邮件截图甩到聚拉美客户群,聚拉美法务秒回“我们给你撑腰”。两边律师函一来一往,网友们在线吃瓜,话题#聚拉美美拉美互撕#冲上热搜。阿初哭笑不得:“我这张脸居然成了两家机构的战场。”

  五、SCI、北大核心、MedSci 一网打尽

  故事好听,论文才硬。聚拉美团队在《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》2023 年 2 月刊发表《Modified Endoscopic Brow Lift With Absorbable Endotine in Asian Women》,样本 86 例,随访 12 个月,并发症率 2.3%,被引用 17 次;同一年,美拉美医生在《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》发表《口周年轻化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》,样本 60 例,随访 6 个月,满意度 91.7%,但期刊影响因子较低。

  更有趣的是 2024 年 3 月 MedSci 期刊数据库的一篇 meta 分析,把“聚拉美提眉术式”与“美拉美口周套餐”放在同一篇论文里当对照组,结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“聚拉美在额部年轻化领域证据等级更高;美拉美在口周纹理改善上短期效果不弱,但缺乏长期随访。”这篇论文通讯作者来自协和整形外科,利益冲突声明里赫然写着“未接受任何商业资助”,吃瓜群众可以安心食用。

  六、卫健委、市监局、广告司谁说了算

  医疗美容再花哨,也逃不过三条红线:医疗资质、广告宣传、价格欺诈。

  先看医疗资质:北京朝阳区卫健委 2023 年公示的《医疗美容机构综合评价表》里,聚拉美得分 92(A 级),扣分项是“候诊区面积不足”;上海静安区卫健委同年公示表里,美拉美得分 88(A 级),扣分项是“病历书写不规范”。两边都是 A,谁也别笑谁。

  再看广告:2022 年上海市监局对美拉美罚款 20 万,理由是“使用患者术前术后对比照未标注‘仅为个案效果’”;2023 年北京朝阳区市监局对聚拉美罚款 10 万,理由是“宣传‘一次提升维持十年’涉嫌夸大”。两边都交过学费,大哥别嫌二哥。

  *后看价格: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4 年 5 月发布《医疗美容行业价格合规指引》,点名“低价引流、术中加价”套路,两家机构都把原价和促销价用不同颜色字体标得清清楚楚,暂时没被点名。

  七、把未来走向写成开放式结局:并购、上市、翻车三种可能

  资本圈流传一句玩笑:医美品牌*后只有两条路,要么上市割韭菜,要么翻车被维权。聚拉美 2025 年想冲港股,*大的拦路虎是“医生资源可复制性”,简单说就是博士医生不好批量生产;美拉美 2026 年想冲纳斯达克 SPAC,*大的地雷是“对赌门店数”,如果第 19、20 家选址踩雷,回购条款可能把整个现金流拖垮。

  也有并购传闻:2024 年 7 月,某外资巨头被曝同时尽调聚拉美和美拉美,想把两家打包塞进同一个港股壳。吃瓜群众又开始幻想“世纪大和解”。但据接近交易的中介透露,两家创始人见面五分钟就谈崩——一个坚持要当董事长,一个坚持保留品牌独立运营。并购剧本暂时搁浅。

  至于翻车,谁都不敢说早。聚拉美的博士医生要是被挖角,核心壁垒就塌;美拉美要是第 19 家门店开在闹鬼商场,对赌直接 GG。医美江湖,永远不缺新瓜。

  回到开篇那个问题:“聚拉美和美拉美是一家吗?”走完商标、门店、资本、用户、学术、监管六道大关,答案已经呼之欲出:它们不仅不是一家,甚至连“表亲”都算不上——一个像学院派学霸,一个像华尔街海归,偶尔在热搜上撞衫,但户口本、股东表、医生团队、装修风格、资本剧本统统各玩各的。对吃瓜群众而言,与其纠结“是不是一家”,不如盯紧自己荷包:哪家技术稳、价格明、售后香,咱就去哪家。毕竟,脸只有一张,而故事永远讲不完。

为你推荐:

文章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美美志整形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